51站台网 » 毕节51站台网 » 毕节翻译/教育培训/咨询 » 毕节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毕节职业培训信息»

2020贵州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资料:生活中的经济学——丰收悖论

更新时间:2020/2/9 18:34:17    纠错/删除/投诉
信息来源: 个人
地点:毕节
地址:开行路三十米大道联邦金座
联系用户: gxy110
联系电话:

详细内容:
【导读】中公贵州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带来"2020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",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。

经济学这个名词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乍一听起来总感觉带了一份神秘感,非本专业人士在听到一些晦涩的经济学名词时也总是一头雾水,直呼太过高大上搞不懂。然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,不尽然。今天,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些高级的经济学名词吧,看看它是否真的如你所想的那样难理解。

在生活中如果注重观察的同学会发现,有这样一种现象,人们称之为丰收悖论,又可以称之为“蛛网理论”。所谓丰收悖论,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农民丰产不丰收,明明今年粮食收成很好,但却收入不高,甚至还有所下降。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就要好奇了,明明丰收了呀,怎么收入还降低了呢?其实这个道理要想理解并不难,但是需要我们先搞懂一个理论,就是需求弹性。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以后,人们对于该商品的需求的变动幅度就被称之为需求弹性,当这个变动幅度很大时人们将该商品定义为富有弹性,价格稍有变动就会改变人们的需求量,比如像奢侈品、非必须品;但是如果这个变动幅度几乎没有时,也就是无论这个商品的价格怎么变动,人们对它的需求量都不会变,这些商品就被称之为缺乏弹性,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必需品、没有替代品的商品等等。讲了这么多,有些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了,农民伯伯所生产的正是这些缺乏弹性的必需品——粮食。

当农民今年大丰收时,市场上粮食的供给量必然增加,但是对于需要吃粮食的居民而言,每天吃多少基本上是固定的,人们并不会因为今天的馒头便宜就从一天3个改成6个,所以这个时候需求量几乎是不变的。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,供给量大幅增加,需求量不变,就会直接导致粮食价格下跌,假设去年粮食3毛钱一斤,卖500斤农民可以收入150元,今年粮食降价2毛钱一斤,需求不变仍然卖500斤,农民收入就只有100元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发现农民增产却不增收,所谓丰收悖论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。那么这个理论的提出能有什么作用呢?其实更多的时候可以给政府一个提示,在丰收年提前规划为粮食制定一个最低限价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。

好了,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丰收悖论,你听懂了吗?(联系我时,请说明是在51站台网看到的,谢谢!)

毕节职业培训相关类别:

其他类别:

相关热门:
相关厂家:
推荐店铺: